1.點擊下面按鈕復制微信號
點擊復制微信號
上海威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
在一次培訓的中場休息時,幾位學員3我提出了1個簡單而又值得反思的問題:“講課難不難?”回答這個問題時,我先做了一個反問:你們覺得講課難不難。他們統一回答是難。于是我提出第二個問題:比講課更難的是什么?這個問題的答案則是眾說紛紜,經過引導分析之后,大家的觀點趨向于:比講課更難的事情是備課。
對沒有上臺講過課的培訓師而言總會覺得講課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,但是當他們有了一些上臺的經驗之后,你卻發現其實講課難不是實質,難的是——要講好這堂課前期的各種準備工作。
培訓師要實現講好一堂課的目標,第一步就是要有一個好的課程,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,如何獲得一個適合自己的好課程呢?有人說可以從百度上下載后修修補補;也有人說可以買一堆書回來拼拼湊湊;還有人說學習相關課程后再做復述講解;以上方法只能說是暫時的應對之策,要想從根源上來解決這個問題,還得掌握課程開發的原理和工具,并結合自己的崗位實踐經驗,這樣才能開發出一門有料有效有趣且適合自己的好課程
本課程將從課程開發的認知、課程開發的實踐、課程亮點的設計、課件制作的構思四個部分,幫助學員完成課程開發思路的梳理、單元知識點的確定、教學方法的匹配、教學課件的構思設計。課堂教學將采用小組討論、現場演練、案例分析等多種方式,讓學員在輕松愉快的體驗過程中,完成課程內容的學習和個人課程的開發。
● 收獲課程開發和課程設計的邏輯技巧,能獨立開發高質量課程
● 識別自己的課程設計和開發角色,從而分析需求開發出匹配業務需求的精品課程
● 運用課程設計技巧,掌握提煉和歸納能力,獨立完成知識模型思維模型的建模
● 運用課程開發工具表,真正做到隱性知識顯性化,開發出高質量符合業務需求的課程
● 通過擴展知識點和舉一反三的方式,改進和迭代自己已有的課程課件
導入:從一個ATD的調研題目開始
結論:培訓前比培訓更重要
第一講:好課程是設計出來的
一、課程開發認知
1. 一個問題引發的思考:優秀業務人員的分享為何反響平平
1)從分享的內容來看:零散的內容VS有序的內容
2)從分享的技巧來看:無設計意識VS有設計意識
案例:一個課程優化前后的對比分析
2. 好課程的三有:有趣+有料+有效
二、識別團隊成員
——識別身邊的課程開發團隊成員
1. 項目經理
2. SME
3. 技術專家
4. 講師
5. 課程開發專家
6. 學員代表
討論:是誰讓我們來到這里的?在課程開發中貫徹互聯網思維中的用戶思維
(客戶:學員、自己、未來講師)
活動:用任務分析的方法畫出洗碗的流程圖
三、明確課程收益
——課程開發的三種價值
1. 企業知識沉淀
2. 個人分析總結能力提升
3. 管理者找到管理抓手
案例:好課程的特征是什么? 分析目前課程的重要差距點在哪里。
四、ADDIE概覽
1. 教學設計思想的演進歷史與精髓(行為主義、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)
2. 加涅的ADDIE模型、基本流程和元素關系;加涅的教學事件九步法
小測驗:畫出ADDIE的結構圖和英文標識
元教學:上一段落的教學活動體現了哪些教學思想一、需求方向
【本階段收益】:以工作中常見事例分析為切入點,引起學員的思考,并通過優化前后課程的對比,讓學員對課程好課程的三有概念有初步認識,結合課程開發的ADDIE模型,引導學員明晰課程開發的思路
第二講:課程需求分析(Analysis)
一、問題分析
案例:如何從問題中找需求;Anderson 問題空間和3類問題結構
——分析課程的目的和組織收益點(對接常見的績效目標)
二、任務分析與學員分析
1. 3種任務分析方法
1)操作型任務
2)互動型任務
3)認知型任務
2. 學員分析4方向
1)課程的目標群體
2)入門者與專家的差距
3)學員的3種學習動機
4)現場學員的3類心理需求
練習活動:根據示例填寫課程定位表
3. 任務與情境的區別(情境分析技術的綜合運用)
工具1:課題分析工具表
工具2:選題卡
【本階段收益】:通過培訓需求與工作情境比照,讓學員對培訓目標做具體的認知。并結合已開發課件,診斷當前主題和課程內容是否可以解決實際情境問題,如果存在偏差應該使用正確方法校正主題和目標
第三講:課程設計(Design)
一、設定目標
1. 布魯姆的目標分類學
1)情感領域
2認知領域
3)動作技能領域
2. 課程目標的ABCD法
1)Audience-受眾
2)Behavior-行為
3)Condition-條件
4)Degree-成都
練習活動:根據示例填寫課程任務目標與知識目標
工具3:ABCD一句話目標描述
二、分析內容
練習活動:梳理現有課程知識內容與要點
——課程大綱的要素
1. 教學事件、單元教學目標
2. 一級目錄、二級目錄、三級目錄
3. 教學方法、時長
4. 教學素材、教學道具
工具4:課程映射圖
工具5:課程標題技巧清單(配合ChatGPT等AI使用)
三、結構設計
1. 教學順序組織的基本原理
2. 常見的3種課程結構
1)要素型
2)流程型
3)演繹型
3. 常見的3種模型設計
1)邏輯提煉
2)段落提煉
3)詞句提煉
工具6:圖像化工具
三、選擇方法
1. 教學設計九宮格:將教學活動按3個部分,9個類別放進去
2. 教學方法心電圖;常用教學方法與培訓對象間的對應關系
練習活動:為課程知識點匹配教學方法
工具7:心電圖(配合五線譜)
工具8:教學教案(根據五線譜生成的表格表單)
【本階段收益】這是一個需要花時間的階段。學員要再次審視自己的課程的內容、結構和教學方法,是否滿足各階段的教學目標。這個過程充滿了困難,也極有成就感,他們會學到如何使用AI快速提煉內容,使用直觀的工具來視覺化課程要點,也會因為動手刪改而不愿取舍……但撥開云霧就是陽光所向。
第四講:課程開發(Development)
一、授課PPT的制作
1. 課件PPT的格式規范
——題目頁、目標頁、大綱頁、過渡頁、小結頁、教學活動頁
2. PPT審核的原則:規范、好懂、好看
3. PPT的配色、字體、字號、序號、畫面和諧、沒有噪音
工具9:課程結構母板
工具10:素材清單(AI、文案、設計、素材、導航等分類)
二、講師手冊的制作(可選)
1. 講師手冊的類型和格式規范
2. 講師手冊的寫作要求
——授課時長、目的、授課方式、教學流程與講述要點、所需輔助資源、授課提示
三、學員手冊的制作
1. 學員手冊的類型和格式規范
2. 案例的制作
——案例選擇的4原則;最佳實踐案例與教學案例的區別)
3. 練習的制作
——練習在培訓中的最佳比例,練習的分類和格式樣例)
4. 測試題的制作
——測試題類型和結構;測試題格式樣例
工具11:課程/課件診斷
1)老師診斷/輔導:學員提交課件,老師審閱和批注
2)學員自診/修改:診斷表中含各模塊的要求標準,學員按照提示逐
【本階段收益】:通過制定授課PPT的制作標準,讓學員來分辨問題并優化自己的課件中的細節。另外進階認知和著手兩個手冊:
1)講師手冊——讓課程標準化,可迭代
2)學員手冊——讓教學標準化,可延展。

聯系電話:4006-900-901
微信咨詢:威才客服
企業郵箱:shwczx@shwczx.com

深耕中國制造業
助力企業轉型
2021年度咨詢客戶數
資深實戰導師
客戶滿意度
續單和轉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