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點擊下面按鈕復制微信號
點擊復制微信號
上海威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
在企業內部知識管理體系搭建中,零經驗經驗萃取者往往從業務骨干或潛力員工中選拔,他們熟悉內部業務、具備扎實的實操能力,但缺乏經驗萃取經驗,面臨“不敢啟動萃取(怕做不好)、不知如何選主題(無方向)、挖不到核心經驗(怕不準)、成果無法落地(難應用)”等核心問題。外部經驗萃取培訓多聚焦通用方法論,難以適配企業內部“小場景、短周期、輕成果”的初階需求,導致零經驗萃取者即便參加培訓,仍無法獨立開展1次基礎的經驗沉淀(如梳理1個崗位小場景的操作技巧)。
本課程針對零經驗經驗萃取者的痛點,以“消除恐懼→拆解流程→掌握工具→實戰落地”為核心邏輯,通過“理論講授+場景演練+工具交付”的方式,讓零經驗萃取者快速掌握第一次經驗沉淀的全環節技能,解決“不敢挖、不會挖、挖不準、落不了地”的問題,助力企業打造能獨立開展基礎經驗沉淀的核心隊伍。
●破解零經驗萃取者的萃取恐懼,掌握3種心態調節工具,消除“怕挖不準、怕沒人配合、怕整理不出成果”的核心顧慮;
●掌握第一次經驗沉淀的完整流程(選主題-找對象-挖經驗-整成果-做驗證),能獨立設計1次基礎經驗沉淀方案(聚焦1個小場景,輸出1份簡單成果);
●學會3種低門檻基礎萃取方法(個人經驗梳理法、簡單訪談法、觀察記錄法)、2種初階成果結構(場景-步驟-技巧、問題-方案-效果),確保“挖得準、理得清、用得上”;
●應對3種初階萃取突發情況(挖不到隱性技巧、訪談對象不配合、成果沒人驗證),具備基礎萃取控場能力;
●獲得《零經驗經驗萃取工具包》,包含流程模板、話術庫、評分表等,課后可直接用于第一次經驗沉淀。
開場破冰與目標共建:
1. 組內鏈接:互相介紹“姓名+崗位+本次想解決的1個經驗萃取困惑”
2. 目標共識:明確“學會獨立完成1次小場景經驗沉淀”的核心方向
3. 問題聚焦:“你在準備沉淀經驗時,最擔心遇到什么問題?”
第一板塊:是什么?——認識經驗萃取與初階定位
第一講:經驗萃取的初階定位
一、零經驗萃取vs專家萃取:3大核心差異(明確角色邊界)
1. 內容聚焦
1)專家萃取“復雜體系經驗”
2)零經驗萃取“小場景經驗”
2. 對象選擇
1)專家萃取找“跨部門資深專家”
2)零經驗萃取找“身邊熟悉同事/自己
3. 成果交付
1)專家萃取交“復雜成果”
——“完整SOP手冊+微課腳本
2)零經驗萃取交“簡單成果”
——“技巧清單+步驟記錄”
二、零經驗萃取者的核心目標:先“完成”再“完美”
1. 避免陷入“追求完美”的誤區
2. 首次萃取核心目標聚焦“流程完整、經驗具體、成果簡潔”
——流暢完成“選主題-挖經驗-整成果
練習:我的第一次經驗萃取目標卡
三、零經驗萃取者的基礎畫像(明確能力要求)
——核心能力
1. 基礎觀察能力:能發現同事的操作差異
2. 簡單提問能力:能問出關鍵信息
3. 基礎整理能力:能按順序梳理經驗
誤區提醒:無需追求“挖掘深層理論”“制作復雜成果”,初階階段以“挖到實用技巧、整理清晰”為核心
第二講:破解萃取恐懼(心態建設)
一、零經驗萃取者的3大核心恐懼及痛點錨定
恐懼1:挖不準——擔心挖到的不是“真經驗”,而是“沒用的信息”
恐懼2:沒人配合——擔心訪談對象沒時間、不愿意分享
恐懼3:整不出——擔心收集到信息后,不會整理成清晰成果
二、3種初階心態工具(落地方法)
1. 目標拆解法
1)“完成一次經驗萃取”步驟拆解
——選主題→找對象→提問題→記信息→整成果
2)用“小目標”替代“完美期待”
示例:“這一次我先確保選好1個小主題,再關注后續環節”
2. 熟悉感建立法
——從“自己熟悉的場景/身邊人”入手,用“環境熟悉度”降低緊張
救場話術包:3句應急話術直接用(適配內部場景)
實戰演練:恐懼拆解與應對
第二板塊:為什么?——掌握經驗萃取底層邏輯,適配內部場景
第一講:零經驗萃取者的“萃取抓手”
一、內部經驗的特點(避免無效萃取)
1. “業務強相關”(能直接用在內部工作中)
2. “隱性為主”(很多技巧同事不會主動說)
3. “場景具體”(對應特定工作場景);
示例:內部經驗不是“行業通用的客戶溝通理論”,而是“咱們公司客戶投訴時的3句標準回應話術”
二、內部經驗沉淀的3大學習痛點(適配內容設計)
痛點1:范圍模糊——內部有用經驗多是“碎片化技巧”,不是“大體系”
應對:萃取時聚焦“1個小技巧”,不貪多
痛點2:落地性差——學員需要“能直接上手用”的經驗,排斥“純理論”
應對:挖掘經驗時,必須問“具體怎么做”
痛點3:理解困難——零經驗萃取者不會復雜工具,經驗整理要“簡單易懂”
應對:成果用“清單、步驟”等簡單形式,不用“復雜流程圖、專業術語”
小組討論:內部經驗沉淀的“關注點”
話題:“你覺得咱們公司的同事,需要什么樣的沉淀經驗?”
總結:經驗萃取需圍繞“業務關聯、落地性強、簡單易懂”3個核心
第三板塊:怎么做?——拆解萃取全流程,掌握實戰技能
第一講:萃取準備——2步搞定“前期鋪墊”
一、主題選擇:3個“零經驗友好”原則
1. “自己熟”:選自己做過、了解的工作場景
2. “同事需”:選同事平時會遇到的問題場景
3. “范圍小”:選1個具體環節,不選“大主題”
二、對象確定:2類“易配合”人群
1. 優先選“自己”:從沉淀自己的經驗開始,無配合壓力
2. 再選“身邊人”:選同部門、關系好、愿意分享的同事
實戰演練:主題與對象確認
任務:學員獨立填寫《首次萃取主題&對象確認表》
工具交付:《首次萃取主題&對象確認表》
第二講:基礎萃取方法——3種“零經驗能上手”的方法(核心技能)
一、個人經驗梳理法:從“自己會的”開始挖(最簡單)
——核心邏輯:3步梳理法
第一步“定場景”(明確自己做得好的1個具體場景)
第二步“拆步驟”(按時間順序拆3-5個簡單步驟)
第三步“找技巧”(找出每個步驟的關鍵)
工具:《個人經驗梳理表》
二、簡單訪談法:向“身邊同事”挖經驗(最常用)
——核心技巧:3個“必問”簡單問題:
1. “你做‘XX事’,通常會先做什么?”;
2. “在做的過程中,有沒有什么小竅門能做得更快/更好?”;
3. “如果遇到‘XX情況’,你會怎么處理?”;
工具:《簡單訪談記錄表》
三、觀察記錄法:從“看別人做”挖經驗
——核心技巧:2個觀察重點
1. “動作”(如同事操作時的具體動作)
2. “語言”(如同事溝通時的具體話術);
記錄技巧:用“簡單符號+關鍵詞”記錄
工具:簡單觀察記錄表
第三講:成果整理——2種初階結構,讓成果“清晰易懂”
一、2種初階成果結構(必學,避免內容混亂)
1. 「場景-步驟-技巧結構」:適合整理“操作類經驗”
拆解:
1)場景(明確經驗對應的工作場景)
2)步驟(按時間順序的操作步驟)
3)技巧(每個步驟的小技巧)
2. 「問題-方案-效果結構」:適合整理“問題解決類經驗”
拆解:
1)問題(明確經驗解決的具體問題)
2)方案(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)
3)效果(用這個方案的結果)
二、成果“輕量化”呈現(3原則-避免復雜)
1. 不用復雜格式
2. 語言口語化
3. 重點標出來
實戰演練:用收集的信息,選1種結構整理成“1份輕量化成果”
工具:《初階成果整理模板》
第四講:基礎問題應對——3種初階突發情況處理
場景1:挖不到隱性技巧(同事只說“憑感覺”)
應對話術:“你說‘憑感覺’,能不能回憶下上次用這個感覺時,看到了什么情況,才做出這個決定的?”;
場景2:訪談對象不配合(說“太忙了”)
應對方法:“我知道你現在忙,我先把想問的3個小問題發給你,你有空時回復我就行”
場景3:成果沒人驗證(不知道整理的經驗對不對);
應對方法:找1個同崗位同事,說“我整理了‘XX經驗’,你幫我看看是不是這回事”
實戰演練:問題應對
角色扮演:小組模擬“挖不到技巧”“對象不配合”場景,演練應對方法,講師點評“話術是否有效”
第四板塊:實戰落地——從“學”到“做”,確保能完成第一次沉淀
第一講:微格實戰——15分鐘“迷你萃取”演練
一、實戰任務要求
內容:每人完成1次“迷你萃取”
成果要求:輸出1份“輕量化成果”
二、分組安排與角色分工
——4-5人一組
1. “萃取者”(演練萃取流程)
2. “配合者”(扮演“訪談對象”“成果驗證者”)
3. “觀察員”(記錄優點與改進點)
觀察員工具:零經驗萃取評分表
實戰演練與點評:填寫《實戰演練記錄表》,明確自己的優點與待改進點
第二講:反饋與復盤——優化萃取技巧
一、“三明治反饋法”應用
1. 講師點評流程:先肯定→再提改進點→最后給建議
2. 同伴互評:每人用“三明治法”給演練者1條反饋(優點+改進點+建議)
示例:你用“個人經驗梳理法”整理“會議紀要技巧”很清晰(優點),但成果里沒標重點(改進點),下次可以用序號把技巧列出來(建議)
二、個人復盤與優化
填寫:《我的迷你萃取復盤表》
明確:“做得好的地方”“需要改進的地方”“下次萃取要注意的1個點”
小組分享:每人說出1個“最需要優化的點”,同伴給出1個具體改進建議

聯系電話:4006-900-901
微信咨詢:威才客服
企業郵箱:shwczx@shwczx.com

深耕中國制造業
助力企業轉型
2021年度咨詢客戶數
資深實戰導師
客戶滿意度
續單和轉介紹